澳门新网站浅谈我国环境现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居民收入来看,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实际平均劳动报酬由1985年的1 148元增长到2006年的5 804.6元,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8.2%。其次从环境政策来看,中国政府对直接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等污染物的单位征收排污费,排污费实际征收额由1985年的9.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0.1亿元,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7.7%。再从环境有益技术来看,节能技术属于重要的环境有益技术,工业能耗强度的演变过程可以较好地反映节能技术的进步过程,因而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环境有益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国工业能耗强度由1985年的5.3万t标准煤/亿元逐步降至2006年的1.9万t标准煤/亿元,下降了64%,年均下降4.1%。最后是排污强度,工业“三废”排污强度的变化过程大致相似,工业废气排污强度的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工业“三废”排污强度的演进过程,其由1985年的7.6亿标m3/亿元降至2007年的3.4亿标m3/亿元,下降了53%,年均下降2.1%。图1反映了上述指标1985-2006年的演变趋势,前两类指标呈上升趋势,后两类指标呈下降趋势。
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从而使社会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增加。从1996年到2001年,中国在公共卫生上的花费增长了80%,相当于每年增加13%(从1996年的350亿美元到2001年的63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用于应付环境所造成的健康问题。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大约为30万人。中国城市居民的血液平均含铅量几乎是国际上被认为高危险和危及儿童智力发育含铅量标准的两倍。室外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的增加使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危险增大。即使短时间呼吸污染空气,也可导致新生婴儿体重过轻,增加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20%。除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外,污染和资源竞争已经在中国引发了许多社会冲突。例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1年在中国西南部地区发生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冲突就有18起。类似地,水资源的短缺诱发了黄河上、下游之间,黄河两岸之间,以及工业、农业和生态不同需求者之间的水战。
水资源短缺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水问题的严重性。中国人均淡水拥有量只有世界的1/4;而且分布不均,北方地区人均水拥有量只有南方地区的1/3。淡水的根本性不足加上使用浪费,造成中国100多个城市淡水严重短缺,甚至导致工业生产中断。在城市用水和灌溉用水中,2/3的水源依赖于地下水。一些地方地下水已快耗尽,引起城市地面下陷,使得海水已开始渗入大部分沿海城市的地下含水土层。此外,中国已成为世界河水断流最严重的国家,河水资源的进一步使用将使河水断流情况更为加重。黄河下游从1972年到1997年的25年中,有20年发生过断流。黄河断流天数也令人惊讶地从80年代的90天增加到1997年的230天。
在发达国家1995年停止使用破坏臭氧层物质(如氟氯碳化物)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破坏臭氧气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的氧化硫排放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产出量是美国的两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远远低于世界富裕国家,其中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甚至低于墨西哥、俄罗斯和泰国(表1,表2)。然而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
其他最为严重的土地退化形式包括对草原与湿地的破坏。中国天然草原面积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其覆盖率为40%,主要分布于干旱的西北地区。然而,中国人均草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草地以每年大约15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以及采矿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开发和生产,中国90%的草原已经退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公顷草产量减少了40%,此外,杂草和毒草蔓延还危害着高质量草种。中国草原的退化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涉及中国农民,也影响草原地区以外的人们和其他国家。例如,高原的草原既是中国也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的主要河流的源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附图8)。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由此政府不得不在1997年宣布一直为北京提供重要水源的北京官厅水库的水不再适于饮用。虽然工业污水处理的百分比不断增加,但是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水平。
上述土壤问题加上城市化以及矿业、林业和水产养殖业用地,导致中国农田大量减少。但与此同时,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费量却在增加,加之可耕地面积有限,这将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从1991年到2000年,中国农田人均拥有量减少到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此外,未回收、未用过的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倾倒在大多数城市周围的空地上,污染并吞并或破坏农田面积高达10万平方千米。幸运的是,虽然工业固体废料增加,但回收再利用的增加已使其废弃物排放量降低。
中国大约有66万平方千米的湿地,约占世界总和的10%。然而,由于许多湿地转化为农田和其他生产用途,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地(即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的3/5已被抽干成为农田。如果按照目前的损失速度,其余部分将在20年内全部消失殆尽。由于许多天然湿地的丧失,中国现存天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8%,小于世界的6.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随着水位波动的增大、减缓洪水能力的降低以及蓄水能力的减少,湿地的服务功能也明显下降。除此以外,湿地还面临着其他威胁,比如污染加剧、资金不足以及低效的法律和法规等。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1/4的城市每年至少有60%的雨天下酸雨;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中国环境退化不仅有害于中国的蚯蚓和黄鱼,而且也有害于自己的公众。环境退化对公众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类:社会经济损失,健康费用增加,频繁和更严重的自然灾害,森林砍伐转向国外。
下面我们从小到大依次列举社会经济损失的情况。中国每年需花费7200万美元来控制鳄杂草的蔓延。这种杂草原来是从巴西引进来做猪饲料的。其蔓延严重破坏花园、甘薯地以及橘园;由于水资源短缺迫使工业停产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仅西安市每年就造成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沙尘暴每年损失5.4亿美元;酸雨破坏庄稼和森林,每年减产损失达7.3亿美元。为了防止沙尘暴对北京的袭击,建设绿色防护林花费就高达60亿美元,土地荒漠化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亿美元,除鳄杂草以外其他一些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每年所造成的损失也达70亿美元。同这些损失相比,1996年的洪水所导致的一次性经济损失(270亿美元,仍小于1998年洪水的损失)以及每年水和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40亿美元)更加巨大。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数量、规模和影响为大众所周知。但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沙尘暴、滑坡、干旱和洪水等发生频率也在增大。过度放牧、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以及部分人为造成的干旱又引起更频繁、更严重的沙尘暴。从公元300年到1949年,中国西部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的频率为平均每31年1次。自1990年以来,沙尘暴几乎年年发生。1993年5月的巨大沙尘暴使百余人丧生。近年干旱程度的不断增大被认为是由于森林砍伐而使水循环破坏造成的,还可能是由于过度地抽取地下水和开发湖泊和湿地而使地表水减少造成的。同时,由于灾害,中国每年约有16万平方千米的农田歉收,是20世纪50年代的两倍。此外,森林砍伐使洪水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1996年和1998年的洪水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两次。因为干旱使植物枯萎,继之而来的洪水又给裸地造成更严重的土壤侵蚀,因而干旱和洪水频繁交替发生造成的损失比单独发生造成的损失更大。
中国是世界上森林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0.6公顷,而中国人均仅为0,1公顷。就森林覆盖率而言,日本为64%,世界平均值达30%,中国仅为18%(表2)。虽然单一树种的种植面积的扩大,进而导致森林总面积增加,但是天然林,尤其是成熟林的面积却在减少。森林砍伐是引起中国土壤侵蚀和洪水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1998年的洪水波及中国2.4亿人口,中国政府为之警醒,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在主要河流流域(如长江、黄河)的中上游禁止砍伐天然林。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与此同时澳门新葡澳京威尼斯,土壤侵蚀对长江流域的影响也在增大,长江由于土壤侵蚀产生的泥沙量已超过世界上两条最大河流(尼罗河和亚马逊河)的总和。因为江河(包括水库和湖泊)中泥沙淤积,从1949年到1990年间,中国航行河道缩短了56%,同时也限制了可航行船只的大小。由于长期使用化肥以及杀虫剂导致更新土壤的蚯蚓数目减少等原因,使得土壤肥力和质量降低、土壤厚度变薄。由于灌溉系统的不合理设计和管理,中国9%的土地已受到盐碱化影响(尽管中国政府在抗盐碱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于过度放牧和农业土地开垦,中国土地的1/4正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威胁,这在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尤为突出。
来自中国的空气悬浮颗粒同样给区域和全球大气造成影响。当主风向向东时,来自中国沙漠、退化牧场和闲置农田的污染尘埃和沙土,就被吹向韩国、日本、太平洋岛,并可以在一周内横跨太平洋进入美国和加拿大。这些空气悬浮颗粒产生的原因包括中国的燃煤、过度放牧以及土壤侵蚀等。中国一直在同国际社会和受影响的国家一道,努力减少空气悬浮颗粒、温室气体和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由于鱼类消费量的急剧增加,污染和过度捕捞使得淡水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过去的25年中,人均鱼消费量几乎增长了5倍,同时,鱼类、软体动物类和其他水生种类出口量也有所增加。结果导致白鲟接近灭绝,以前中国产量丰富的黄鱼和带鱼等鱼类现在却需要进口,长江野生鱼类的捕捞量亦减少了75%。为了防止渔业资源的崩溃,2003年长江第一次实行禁止捕捞规定。但为了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淡水鱼养殖业急剧增长。
中国木材消费量占世界第三位。由于木材可为造纸和纸浆、建材、建筑提供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因而中国木产品的需求量与供应量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自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宣布禁伐以来,需求与供给的差距更大。自那时起,中国从热带和温带进口木材增加了6倍。作为热带林木的进口者,中国进口量迅速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并将很快超过日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木制品关税从15%~20%降到2%~3%,因而中国木材进口将会进一步增加。其结果是,中国将像日本一样,通过将森林砍伐转向国外来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从而使包括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木材出口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2000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人口稠密地区,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首位,氮化物排放量居第三。
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好几个空气指标已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47个重点实施环境保护的城市中,已有11个城市达到和好于有关二氧化硫排放的国家标准、29个城市达到或好于有关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国家标准(这些城市包括北京在内)。
13988888888